復活節(jié),一個西方的重要節(jié)日,是紀念耶穌基督在十字架受刑死后復活的節(jié)日,西方基督教國家都過這個節(jié)。(英文原句為:“Easter, anniversary of the Resurrection of Christ, observed on the first Sunday after a full moon on or after 21 March.”) 復活節(jié)和圣誕節(jié)一樣,是外來的節(jié)日。
傳說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,死后第三天復活升天,復活節(jié)因此得名。歷史學家根據《圣經》和先進以色列人逾越節(jié)的日期,推算出在春分日(3月21日)之后月滿后的第一個星期天就是《圣經》中講到耶穌復活的日子。由于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,所以每年的復活節(jié)的具體日期也是不確定的。每年慶祝的復活節(jié)指的是春分月圓后的第一個星期日,如果月圓那天剛好是星期天,復活節(jié)則推遲一星期。因而復活節(jié)可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的任何一天。西方文化認為,復活節(jié)象征著重生與希望,是為紀念耶穌基督于公元30到33年之間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復活的日子。
據圣經記載,上帝的兒子耶穌降生在馬槽里,當他三十歲的時候,挑選十二個學生,開始傳道工作。三年半中,他醫(yī)病、傳道、趕鬼,幫助各樣有需要的人,將天國的道理說給人聽。一直到上帝所安排的時候到了,耶穌基督被門徒猶大出賣,被捉拿、審問,被羅馬兵丁釘死在十字架上,臨死前曾預言三日后必復活。果然在第三日,耶穌復活了!按圣經的解釋,耶穌基督乃道成肉身的圣子,來世上為要贖世人的罪,成為世人的代罪羔羊,這也是為什么復活節(jié)如此重要了。耶穌被釘十字架,是要按上帝的計劃替世人贖罪。他從死里復活,表示他為人們贖罪成功,是為了叫人們得到永生。因此,在基督宗教中,復活節(jié)具有極重要的意義。耶穌的復活,代表他勝過了死亡。復活節(jié)是基督教最重大的節(jié)日,重要性甚至超過圣誕節(jié)。
很多人都知道復活節(jié)期間要吃雞蛋?當中有什么原故或奧秘?復活蛋是復活節(jié)里最重要的食物,意謂著生命的開始與延續(xù)。根據傳說描述:圣女瑪利亞在淚光中,忽然看見有兩個人穿著耀眼的衣服,站在她的身邊,她回家的時候,把所見的異像彩繪在復活蛋上,然后才給耶穌的門徒,門徒也利用鴿子把這訊息傳揚開來。復活節(jié)期間,人們按照傳統(tǒng)習俗把雞蛋煮熟后涂上紅色,也有繪成彩色,這種風俗歷史悠久。蛋的原始象征意義是為“春天—新生命的開始”,基督徒則用來象征“耶穌復活,走出石墓”。雞蛋是復活節(jié)的象征,因為它預示著新生命的降臨,相信新的生命一定會從中沖脫出世。
在復活節(jié)這一天,到處都可以見到漂亮的百合花的影子,迷人的百合花象征著神圣和純潔:人們都是喜愛以在復活節(jié)左右的時候尋找那盛開的百合花來代表心中耶穌基督的圣潔。而形狀十分像喇叭的百合花,也正像是在大聲宣揚著人們心中耶穌基督復活了的好消息。特別是白色的百合花在基督教中是被視為他們的“復活之花”,代表著心中的純潔與神圣,絕對是復活節(jié)中不可缺少的花卉,所以它的英文名字也就叫做EasterLily。百合香味十分濃郁,形狀也非常迷人。